央廣網北京11月22日消息(記者王遲)近年來,“低空經濟”這一概念逐漸進入公眾視野。所謂“低空經濟”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,根據實際需要延伸至不超過3000米的空域范圍內,以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角,通過各類低空飛行活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(fā)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(tài)。這一概念不僅涵蓋了航空器的研發(fā)、制造、運營和服務,還涉及低空飛行技術在交通、物流、文旅等多個領域的應用。如今,“低空經濟”在消防救援領域也解鎖了新的應用場景。
消防無人機
發(fā)展低空經濟將促進航空應急救援體系不斷完善
“發(fā)展低空經濟能夠推動更多通航機場、直升機停機坪、無人機起降點等基礎設施建設,增加航空應急救援力量布點,總體上提高救援效率?!眹蚁谰仍稚植菰瓬缁鸷秃娇站仍疽患壷笓]長馬玉春在11月22日舉行的新聞發(fā)布會上表示。
如今,無人機在重大自然災害事件中發(fā)揮了重要的應急救援作用。如2024年6月廣東梅州遭遇特大洪水,廣州市無人機應急救援中心派出三支隊伍前往梅州支援救災工作。2024年4月廣州白云遭遇強龍卷風,廣州市無人機應急救援中心先后安排兩批隊員共計8人參與救援保障,使用無人機提供現場照明,將現場視頻回傳指揮部,并使用噴火無人機清除了多處高壓線上的飄掛物。
此外,隨著高層建筑的拔地而起,高層建筑的火災防控問題也日益凸顯,成為城市安全管理的一大挑戰(zhàn)。深圳龍崗區(qū)開展“低空+高層建筑消防”試點工作,利用安全、易用、低成本的無人機飛行平臺與地面測控裝備,無人直升機憑借原地起降能力、大載重、長續(xù)航、機動靈活等優(yōu)勢,有效避免了地面交通阻塞、裝備靈活性不足等問題,可執(zhí)行復雜且特殊的高層建筑消防任務,同時極大地降低了人員傷亡風險。
馬玉春表示,發(fā)展低空經濟將推動各部門、各領域在航空應急救援中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,逐步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協同機制。同時將帶動航空應急救援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,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航空應急救援隊伍中來,從而提高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整體實力。
新技術、新裝備不斷解鎖應急救援新場景
近年來,國家消防救援局不斷加強應急救援新技術、新裝備研發(fā),推動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在防滅火和應急救援工作中發(fā)揮更多作用。
針對消防救援隊伍職能任務拓展,國家消防救援局組織研發(fā)了“多功能快速反應前突消防車”。該車動力足、爬坡涉水能力強,采用模塊化設計,在森林火災撲救、水域救援等任務中,能夠整體快速更換上裝模塊,目前已在陜西消防救援總隊配備。
記者了解到,國家消防救援局組織研發(fā)的“MIMO雷達生命探測儀”“人體痕量氣體生命探測儀”“無人機載航磁探測系統”“多功能破拆機器人”等系列生命搜救裝備,在長沙“4·29”自建房倒塌事故、“3·7”泉州酒店坍塌事故、“9·5”四川甘孜州瀘定地震等災害事故救援中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針對近年來新能源火災高發(fā)現狀,國家消防救援局組織研發(fā)了系列火災防控新技術、新產品。其中,“分布式光纖感溫火災探測器”可實現對鋰離子電池發(fā)熱的早期探測,并精準定位發(fā)生熱失控的電芯堆垛位置,為后續(xù)開展精準滅火和應急處置提供支持?!?/p>
“為實現預防在先、發(fā)現在早、處置在小,我們綜合運用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,突破了隱患信息全面感知、多源數據匯聚融合、泛化模型智能研判等技術難題?!瘪R玉春介紹,國家消防救援局開發(fā)的“火災與警情研判智能一體化平臺”,可以對不同地區(qū)的火災風險進行等級評定與預警發(fā)布,目前已在北京、廣州、濟南、延安、鄭州和南昌等地開展了試點應用,為消防工作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科技支撐。
科技文旅點亮夜空 濟寧太白湖新區(qū)低空經濟振翅欲飛
今年以來,濟寧太白湖新區(qū)以天為幕、以燈為筆,通過一場場精彩絕...(604 )人閱讀時間:2025-09-18布局新區(qū)低空飛行服務中心 構建低空經濟發(fā)展新支點
在低空經濟成為國家戰(zhàn)略性新興產業(yè)的背景下,濱海建投集團加速推...(839 )人閱讀時間:2025-09-16“安飛?!弊o航低空經濟
9月2日,人保財險安徽省分公司營業(yè)部簽出“安飛保”平臺首單業(yè)...(871 )人閱讀時間:2025-09-15低空行業(yè)動向|低空經濟加速落地多點賦能,政策頻頻提及
前瞻布局新質生產力行業(yè),關注全市場首支且規(guī)模最大的通用航空E...(727 )人閱讀時間:2025-09-10百家產業(yè)鏈企業(yè)聯合創(chuàng)立!中國低空經濟聯盟正式成立,專家:低空
低空經濟網2024:新質觀察|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,氣象為何
低空經濟2024:武漢首條低空游覽航線在漢陽成功試飛
低空經濟報| 低空信天智行與鳶飛科技攜手共筑低空經濟未來
低空經濟報
微信二維碼
微信號:18026288868Copyright ? 2024-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
備案號:蘇ICP備2023025135號